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研究成果 | 彭白羽:百年史话,实践塑形,理论立名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评介

作者: 时间:2024-12-20 点击数:

摘要:科幻文学翻译史作为类型文学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已有百余年历史,然而整体研究图景呈现不均衡状态,缺乏通史书写,对其传播效能研究也缺少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基于此问题导向,《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通过穷尽式爬梳和分析,对百余年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作品进行历时性主题分类,展示了科幻文学翻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呈现了科幻文学翻译的功能变迁和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元翻译史视角,为中国类型文学翻译史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建构提供“一体三面”的进阶路径。

关键词: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方法论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百年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实践史与理论建构的重要著作,由西安外国语大学李琴撰写,2023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该著通过梳理和分析百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作品,深入探讨了科幻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贡献,对重建动态、多维、流变、对话的翻译文学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秉承“史料描写——问题阐释——理论建构”的三重目标导向,新著旨在穷尽性史料爬梳、描写与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其历时分期完成对史料的语境化建构、历史性阐释和译介传播影响评价;以史带论,以论释史,对百年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乃至类型文学翻译史研究进行方法论探索与理论建构,为学界提供“翻译考古——历史描述——历史阐释——元历史研究”的翻译史研究方法路径,以及多元系统论、社会翻译学、翻译概念史、翻译传播学等多维学科融合的可能性理论研究面向。

一、内容透视: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纵横概览

       全书以绪论开篇,余论收尾,正文共分七章,聚焦中外科幻文学的百年对话,介绍了百年来科幻文学翻译的实践历程,从早期科幻文学翻译的“经世致用”到当代科幻文学翻译的“文化反哺”,系统呈现了科幻文学翻译的功能变迁和发展规律。

       绪论部分以“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论纲”为题,清晰阐明了研究背景和意义价值,全面统揽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现状,指出研究问题,整体介绍其研究的面向与方法。

       第一章以晚清时期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翻译的萌芽期,列举了该时期主要科幻小说译介信息,包括译者、译作、原作者和原作,并对译作的副文本进行考察,以年度为坐标,纵向呈现晚清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翻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和第三章聚焦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与创作的动态影响机制。其中,第二章简要回顾了民国时期中国科学小说理论话语形成的时代背景,并阐发这一时期科学小说话语建构的价值取向,强调其文体研究视域和教诲孩童的伦理功能视域。第三章详尽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中国科幻文学翻译活动,认为这一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儿童科普型科幻翻译浪潮。

       第四章将研究视域锁定在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时代语境之下,结合凡尔纳、威尔斯科幻小说重译和复译个案分析,统揽这一时期中国科幻文学译介图景,包括翻译选材来源、翻译行为模式、“系列化”译介倾向和多元出版类型。同时还详细梳理了中国港台地区科幻文学翻译与创作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和区域特点,对中国港台地区科幻文学翻译历程和特点予以归纳总结,补益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中对中国港台地区的研究疏漏。

       第五章从社会文化语境和诗学语境两方面,为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翻译的再度繁荣提供理据。第六章立足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集中整理了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海外译介和传播史料,并以《三体》为例,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重点考察了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主要策略与方法,总结翻译策略趋向,评价其得失。

       第七章在回溯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批评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类型文学翻译批评基本原则,认为科幻文学翻译批评需凸显其建设性、科学性、审美性、多元性、读者导向性和伦理再现性,进而思考建构更为客观、科学的类型文学翻译批评理论的方法路径,以期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类型文学翻译批评话语体系。本章还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提取译家研究、文本批评、出版传播、影视翻译四大中国科幻文学批评主题领域,总结中国科幻文学批评主题的嬗变及特点。

       余论章将研究视域升维至中国类型文学翻译史的理论建构。本章在总结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对科幻文学翻译史的理论建构建言献策,进而从更广阔的视野,为类型文学翻译史的书写与研究抛砖引玉。

二、价值意蕴:类型文学翻译史话语体系构建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从发生逻辑维度的历时溯源,到实践逻辑层面的译介书写,再到理论逻辑方面的问题阐释,立体化呈现出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的整体面向和实践路径。该著挖掘新史料,发现新问题,其学理性主要体现在“新史料——新问题——新价值”的话语体系建构路径。

       (一)翻译史料的功能化主题梳理  

       科幻文学作为一种专题化的类型文学体裁,其文学本体价值日益凸显,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重要转折(李琴,2023:2)。然而目前针对这一边缘性文体的翻译实践史研究始终拘囿于断代史书写,仅关注了清末民初的中国科幻文学发轫期和21世纪初的外译繁荣期,缺少两者之间的时空连续体书写。为此,著者从科幻文学翻译的功能视域,聚焦科幻文学的历时性译介动机,呈现其“启蒙-效仿-复兴-反哺”的衍变图景:由晚清时期的“科学启蒙”到民国时期的“效仿创造”,再沿着“复兴”和“反哺”两条发展脉络,勾勒出自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从“译入”到“译出”的时代路径转变,集中展现了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翻译“文化消费和反哺”的价值和功用。同时,新著顺应新时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外国科幻文学翻译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为类型文学翻译史话语体系构建给予了媒介层面的多维关照。

       此外,著者通过翻译文学史料分析,审视中外文学的互动关系,从多元系统论视域展开对西方翻译理论普适性的批判性思考。例如第二章,著者通过对翻译史料的主题分析,透视晚清科幻文学翻译与创作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凸显了对于译者主体行为的语境化认知,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学和翻译文学的双向互动机制予以思辨式解读。

       (二)翻译概念史的跨语际流变阐释

       概念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兼具结构性和建构性的双重特质,具体表现为“语义抽象性”、“语境生成性”、“行为规训性”等特征。从研究对象上看,概念史也可定义为思想史、观念史和学术史,重点审视概念、词汇在不同语义场和社会语境下的意义变迁。从研究路径上看,概念史研究方法主要源于两大问题导向:一是探寻概念与语境的关联性,概念的语义阐释与其生成语境构成了局部-整体的阐释循环;二是概念的跨语际译介问题,可作为现代概念史研究的起点(Hermans,2022:81-82)。

       新著在翻译概念史梳理层面,基于史料爬梳,针对“科学小说”、“科幻小说”和“科学文艺”的译名原则及其概念内涵的发展变迁进行了语境化阐释(李琴,2023:181)。在微观译介史料描写层面,著者考证了晚清“科学小说”的转译路径,认为其译名源自日译本影响;伴随新中国成立后17年中国科幻文艺理论的发展,以及影响源的苏联转向,将此类作品更名为“科学幻想小说”。由此可见,译名变迁不仅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对这类文学作品内涵和功用的认知流变,同时反映了“我国科幻翻译选材上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转向”(同上:184)。其次,著者通过对“科幻”、“魔幻”、“奇幻”、“玄幻”的概念辨析,秉承“大科幻”理念,从译介作品数量、来源国分布、译者构成等维度描画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汉译概观,并结合社会文化语境,勾勒其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总体看来,新著围绕科幻小说概念的跨国别语义变迁,结合概念的多语译介,聚焦译者在特定语境下的概念转译策略及其影响,对翻译的媒介性赋予了历史语境维度上的阐释理据。

       (三)研究方法的跨学科视域融合

       传统文学翻译史研究方法多以质性研究为主,特别是针对科幻文学翻译史的研究,多为典型个案的独立书写,缺乏历时性、动态化审视翻译作品的功能衍变和价值取向。其次,学科间性视域下的科幻文学传播与影响研究阙如,特别是对于文学外译传播效果评价机制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证分析。为此,著者采用跨学科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中国科幻文学域外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建设方案,即根据传播学“5W”模式对文学外译传播过程的各环节予以解构,继而运用决策科学中的德尔菲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归纳和赋权(李琴,2023:363),从而建构一个多元化文学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中国文学外译传播效果度量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践史书写层面,该书遵循科幻文学翻译的功能衍变路径,整体勾勒出百年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传播史图景,解答了科幻文学翻译历史分期的依据和标准问题;在概念史溯源层面,通过对“科幻小说”的跨语际、跨文化概念变迁的考察,揭示其文学内涵在异域文化语境中的理论旅行,阐明了科幻文学的内涵界定问题;在理论话语体系建构层面,综合翻译学、历史学、比较文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视点,多维立体地对新发现的翻译事件、翻译现象、译者行为进行语境化阐释,解决了译史、译论两张皮问题,逐步实现语境化的概念溯源和过程化的话语体系建构。

三、路径延展: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三维面向

       中国的翻译史书写和研究以翻译实践史为主,内容层面偏重文学翻译史书写,翻译理论史,尤其是元翻译史研究阙如。基于此问题导向,著者通过对翻译史料的语境化阐释,试图阐明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的发生学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以“描写-阐释-评价-建构”的思维主线打造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一体三面”的理论建构模式:以翻译共同体为核心,围绕史与事的客体化书写、史与人的主体性建构、史与话的主客同体性评价,开拓翻译史理论建构的可能路径。“既加强翻译史论的阐释力,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审视翻译史和研究翻译现象,又不断完善翻译史学科的建设”(黄焰结,2014:95),实现译史研究的史论结合和理论建构。

       (一)史与事:科幻文学翻译史的问题化面向

       作为客体的科幻文学翻译事件,构成了主题翻译史研究的具象化文本描写支撑。新著在穷尽性爬梳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料的基础上,融合宏大叙事和微观个案分析双重视域,充分发掘新史料、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以期回应译史研究中“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微观史学视域下的个案研究,选取特定历史时段、特定翻译事件进行深度细描,通过共时、历时两个维度,探赜翻译现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个性与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从而多视角审视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历时衍变的“文化渊源、历史规律和前景趋向”(李琴,2023:32)。例如,该书以“启蒙-效仿-复兴”为脉,以凡尔纳科幻小说译介为典型个案,分析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17年、改革开放后等不同时期凡尔纳科幻小说译介的社会语境、选材缘起、翻译策略、传播媒介及接受影响,再现不同政治文化诉求下小说译介的功能目的和行为变迁,同时历时性追溯中国科幻文学翻译规范的动态化建构过程,并共时性审视西方科幻文学译入史与中国本土科幻文学创作史之间的对话关系。

       翻译史研究有效助推了百年中国翻译文学的史料挖掘,然而研究不是一系列史实的罗列,而是对于某个问题答案的探索(张汨,2019:85)。史实挖掘不仅仅是描写翻译现象,陈列翻译事实,而是应该注重发掘翻译史中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从中抓取特定翻译事件、翻译行为的发生学逻辑,将分析视域延展至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探寻翻译行为所蕴含的文化间关系和对话机制,并以此作为解释性工具,审视翻译过程中的文本改写动因。因此,作为翻译史研究的文本支撑,史料的事件化描写实则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生成与探寻,以时空、人物、机构、传播为事件线索,梳理史料的共性与特性,多维交叉捕捉史料之间以及史料与文化语境的融嵌,基于新现象,萌发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开拓新路径,从而构筑科幻文学翻译史的问题化面向。

       (二)史与人:科幻文学翻译史的关系化面向

       翻译研究不应满足于规定或描述,也应对译者行为进行解释,考察行为的语境化建构路径(Hermans,2007:65)。所以,翻译研究范式应突破源语与译语、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等的二元对立,从聚焦文本、译者、社会等单一主体转向关注各主体之间的多元对话与互动(彭白羽,2023:117)。皮姆(Anthony Pym)在《翻译史研究方法》中也提出,翻译史研究要“以人为本”(Pym,2014),旨在突破语言学范式下的“文本中心”研究范式,而是关心翻译行为主体——译者及合作群体。宏观翻译史研究在解释文本生成时常常将目光锁定于文本的外部因素(如目的语社会规范),对译者的个体化判断和选择缺乏反思,脱离了翻译的人本性特质,忽视了翻译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彭白羽,2023:116)。为此,皮姆提出了“间性”假设,即“译者是在由所有参与翻译协调活动的人所构成的交互文化(interculture)中工作的”(2014:182),并以此将这种“间性”视域投射到翻译史研究脉络之中。史与人的研究视域实则是为翻译文学史研究构建了一种关系化面向,不仅将客体文本与主体译者通过一种实践行为融为一体,而且将主体范畴进一步广义化,结合历时、共时双重视域考察译者群体和传播团体的行为模式,回答了译史研究中“如何是”的问题。

       新著以百年译介通史书写为经,以翻译个案的对比分析为纬,不仅弥合了译入发轫期和外译繁荣期之间的断代史书写,同时以网络科幻文学翻译研究充盈了研究形态。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纵览翻译史,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分析视域,翻译主体也由最初的单一译者演变为译者、读者和批评者三者合一的意志体,“不仅在翻译过程中享有主体自由,也在译作欣赏和批评过程中享有评论自由”(李琴,2023:308),充分凸显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21世纪网络文化的勃兴赋予当代科幻文学翻译愈加鲜明的时代性和互动性,诸如网站、论坛、贴吧、博客等在线交流平台为科幻文学网络翻译提供了信息集汇、服务和共享的场域,不仅实现了翻译行为主体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同时彰显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共建网络空间的“翻译共同体”。网络科幻文学翻译研究不仅实现了研究对象向多维媒介的拓展,同时深化了译史研究关系化面向的内涵:以人为本,通过考察翻译主体和传播主体的交叉互动,建立译史的客体化书写和主体性阐释二者之间的对话机制。

       (三)史与话:科幻文学翻译史的理论化面向

       作为翻译学研究图谱上消失的“版图”,翻译史研究“终归何处”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霍姆斯(James Holmes)补充道:翻译学研究目前还有两大领域尚未提及,其一便是翻译的历史研究维度。该领域不仅涉猎纯翻译理论史的梳理,还需包含翻译描写史和实践史书写,前者目前取得了一定进展,而后者阙如,亟待深入研究和拓展(Holmes,2000:183)。事实上,纵览翻译学图谱的分支脉络,翻译史研究似乎陷入尴尬之境,无迹可寻,抑或碎片化、散迹于描写研究分支和纯理论研究分支的交叉地带。针对这一问题,皮姆基于翻译本体意识,试图在翻译史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展开学理性论证,将翻译史研究置于“以人为本”的视域之下,关注译者及其社会化行为模式,使其超越了原始文本的史料堆砌(Pym,2014:4)。为此,他提出翻译史的四大研究特质:1)解释性。针对特定社会时期和区域下翻译事件的生成动因,翻译史需具备一定的解释力度。2)人本性。翻译史的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并非翻译文本及其语境化体系,而应关注翻译活动中人的存在,即译者、赞助人、客户、读者等。3)文化间性。翻译史应突破目标语对于翻译产品生成的绝对力量,而应秉承译者的文化间性立场,聚焦多元文化间的关系角逐与译本生成的逻辑关联。4)问题导向性。翻译史的研究起点理应秉承问题导向,如何以史为鉴,实现翻译史的现代性视域转换,凸显主体意识,解决当下翻译研究所面临的核心问题(Pym,2014:ix)。有鉴于此,新著立足科幻文学翻译史书写,基于微观文本层、中观行为层、宏观社会层的多维架构,尝试建立一套阐述科幻文学翻译事件的话语体系:不仅为翻译史料爬梳呈现一种工具性的时空建构路径,更为翻译文本考古提供了主体间和社会文化间的价值性历史评价视角。

       科幻文学翻译史的理论建构需坚持点、线、面三维一体,立足元翻译史研究视角,通过对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活动的历时性流变展开深描,对其发展史进行脉络化书写,“坚持历史性和批判性原则,充分结合历史语境和翻译实践特色”(许钧,2018:446),呈现出一种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史论阐释观。由此来看,新著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案例研究不均衡,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中国科幻文学翻译活动的个案描写较为单薄,未能将典型案例及其特殊历史语境相结合,回归“文本-行为”视域展开跨语际批评分析。此外,“新话语的提炼、概括和产出,需要根植于本土改革实践,遵循学科与学术发展的基本历史逻辑”(潘涌,2021),新著对于中国本土科幻文学的时代反思和未来走向及翻译视域下的区域化,精准化传播缺乏知识性、批评性思考,未来可结合译者行为研究视域对于本土类型文学国际传播的叙事话语体系建构展开深入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探索。

四、结语

       《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以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为专题,对其百年通史进行书写与研究,不仅实现了对类型文学翻译实践的历时透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由描写走向阐释,由实践走向理论的必然趋向。翻译文学史书写对翻译史研究的“名实之立”发挥着基础性、内在性、先导性和持久性作用,秉持“术变道不变”,呈现翻译史的过程化书写逻辑:物质过程,立足史料挖掘整理,呈现翻译事件和行动的历时进程;感知过程,从主客体互动视域切入,再现参与者的角色衍变;比较过程,通过文学翻译传播影响史的梳理,拓展中西文学关系比较视域。作为一个翻译百年通史书写的范例,新著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层次化方法论构建,彰显了翻译史理论建构的“一体三面”,为翻译史研究打造一条以“新史料-新问题-新价值”为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脉络。

作者简介

彭白羽,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修辞叙事学,译者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当代小说生态话语英译批评的修辞协同机制”(项目编号:2024K027);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当代丝路文学译介的景观化修辞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JZ045)的研究成果。

原文《百年史话,实践塑形,理论立名——<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评介》刊登于《中国翻译》2024年第六期(98-103),如需阅读原文可访问期刊官网。

上一条:【新书推荐】杨晓钟、张建宇等译《梅干与武士刀2》

下一条:学术活动|“诗的器皿,神的丰盈”——北京大学胡蔚教授为我校师生做精彩讲座

关闭


陕ICP备05001583号-1 © CopyRight 2002-2012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437号   邮箱:keyanchu@xisu.edu.cn   电话:029-8530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