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活动|“诗的器皿,神的丰盈”——北京大学胡蔚教授为我校师生做精彩讲座

作者: 时间:2024-12-10 点击数:

        《诗经》最早注释者毛苌传的《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华兹华斯说,“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诗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生花妙笔写下无数优美诗歌,经过时间磨砺,这些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和艺术的双重滋养。

       2024年12月7日上午,应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胡蔚博士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诗的器皿,神的丰盈——德语抒情诗的传统”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研究院副院长陈敏教授主持,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琴教授、欧洲学院院长张世胜教授以及我校师生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胡蔚教授在讲座中以“抒情自我”为主线,围绕德语抒情诗的源起、传统和发展脉络,梳理了德语抒情诗从中世纪到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诗学特点,阐述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她首先从词源学和概念史角度辨析了德语文学中“诗歌”(Gedicht)和“抒情诗”(Lyrik)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并以马丁·奥皮茨(Martin Opitz)的《德意志诗学》为据,探讨了德国诗学中“Gedicht”的多样性。

       其次,她以文本细读法阐释德语经典诗作,如《菩提树下》《彼特拉克的诗》《五月歌》等,条分缕析诗学核心概念“抒情自我”(das lyrische Ich)的登场、兴发与隐身,以三个重要时期为标志,探讨不同历史时代“抒情自我”的演变:中世纪——“抒情自我”的初现,代表作品为瓦尔特的《菩提树下》和奥皮茨的《彼特拉克诗;18世纪末——“抒情自我”的兴起,以歌德的《五月歌》为标志;19世纪末——“抒情自我”的隐身,如霍夫曼斯塔尔的《关于消逝》和里尔克的《豹》。

        除了诗学理论阐释,胡蔚教授以《菩提树下》古谱配乐为例,指出德语诗歌发展早期与音乐紧密结合,以生动形式展示古代诗乐联系的传统。籍此探讨“抒情自我”的诗学特征及其在中德比较诗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并强调研究中应重视以德语文学史的具体案例展示德语抒情传统在诗歌文体中的样态和历史发展演变,并探讨与中国诗学研究形成对话和互鉴的可能。

      在交流互动环节,胡教授与线上师生就中德抒情诗的抒情个体差异问题、音乐与诗歌互鉴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此次讲座,胡蔚教授为德语抒情诗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激发了诸多参会师生对德语诗歌的浓厚兴趣,也拓宽了师生在德语文学、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等研究领域的视野。

讲座人简介:

      胡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重点:德语诗歌史、德语自然文学、歌德研究等。著有德语专著《寻找失去的世界:德语流亡自传研究》,代表译著《德意志文学简史》《德语名诗100首》《被束缚的人》等。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贝塞尔研究奖、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一等奖等学术荣誉。


(审核:陈敏、李琴)

下一条:讲座速递 | 胡蔚 诗的器皿,神的丰盈-德语抒情诗的传统

关闭


陕ICP备05001583号-1 © CopyRight 2002-2012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437号   邮箱:keyanchu@xisu.edu.cn   电话:029-85309242